科室介绍

2021-01-20

推拿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湖北省中医院推拿科,传承中医外治手法之精华、融汇荆楚太极之神韵,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逐渐发展壮大成一个集临床、科研、教学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室。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湖北省中医重点专科,湖北省中医院推拿科学科地位居全国推拿学科前列,现为中国康复医学会推拿技术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主委单位,湖北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湖北省针灸推拿康复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闻庆汉传承工作室。

在各级主管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推拿科在花园山院区、光谷院区和葛店院区共开设有四个门诊、三个病区和一个康复医疗部,同时进驻了多个社区医院。截至2020年底,共开设病床175张,医疗团队逾两百人,拥有各类先进设备总值达千万元,年门诊量二十余万人次,年出院五千人。

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获得多项国家专利,2014年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科室人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数百篇,撰写《太极推拿》、人卫版《推拿治疗学》《推拿手法学》《小儿推拿学》等专著教材数十部。科室作为湖北中医药大学推拿学临床教研室,拥有推拿学硕、博士生导师数名,是湖北省推拿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临床培训基地和教学实习基地,长期向省内乃至全国培养大量专业性人才。

湖北省中医院推拿科在学科带头人赵焰教授的带领下,凭借“太极推拿”、“八把半锁”疗法和“八段锦传统运动疗法”等特色技术在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筋伤类疾病、中风偏瘫、小儿疾病(腹泻、肌性斜颈、脑瘫等)及脏腑疾病等方面疗效显著。

康复医学科

----湖北省中医重点专科、武汉市中医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湖北省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依托于推拿科的特色技术优势,经过多年不断沉淀积累,2019年11月被湖北省卫健委认定为“湖北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2019年12月被武汉市科技局认定为“武汉市中医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现为中国康复医学会推拿技术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湖北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单位,湖北省预防医学会预防保健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湖北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康复医学科在学科带头人赵焰教授的引领下蓬勃发展,目前在“一院五址”门诊、病区总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下设“神经康复中心”、“心肺慢病运动康复中心” “骨伤及术后康复中心”、“儿童及产后康复中心”,人员结构全面,拥有众多世界先进的康复检查、评定和治疗设备,引入并上线了数字化康复诊疗系统,为康复临床及科研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康复医学科倡导整体康复、无痛康复、精准康复,坚持传统中医思想与现代康复医学理念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西医康复诊疗体系。强调对脑和外周神经的刺激和修复,在以脑卒中和渐冻症为代表的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上独具优势;强调功能管理和疾病预防,对心肺、认知及吞咽功能的康复治疗见解独到;善于运用多种中医特色技术治疗各种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尤其在脊柱软组织损伤类疾病、骨关节疼痛类疾病等方面彰显实力;重视产后康复、儿童康复等前沿发展方向,不断挖掘、整理和优化中西医康复技术,积极打造多学科联合、多专业交叉、多中心合作的康复医学品牌。

康复医学科注重科研创新,围绕科研服务临床的理念,推动康复技术标准化和科研成果临床转化。科室先后承担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项目,获得数项国家专利,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科室人员作为主编或参编出版著作逾30部,主编中国康复医学会《推拿技术康复指南》、参编中国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康复治疗学》、人卫版《社区康复学》等多教材。

康复医学科重视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国内外合作。先后与美国西北大学芝加哥康复医学中心(Shirley Ryan AbilityLab)、德国黑西施利希特瑙骨科专科医院OrthopädischeKlinikHessischLichtenau以及瑞典、日本、阿尔及利亚等国外多家单位开展交流合作,展现中医康复魅力,实现中医文化输出。作为中国康复医学会推拿技术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和湖北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单位,科室常年开展康复医学的临床教学和培训,接收来自各地的实习、规培和进修人员数百人;每年开办高级别康复技术培训班和学术会议十余次,充分发挥了科室在湖北省康复医学界的引领作用。

共同荣誉:

全国青年文明号

湖北省青年文明号

湖北省卫生计生委“红旗党支部”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先进基层党组织”


科室历程

1.png2.png3.png4.png

分享